此去西北,最不值得看的,是阳关玉门关,就两个土堆子,还不太大。
最值得看的,也是阳关玉门关,中国的边塞诗、边塞史、边塞文化,都在这两个土堆子里。
——题记
王维肯定想不到,他的一句诗,千年之后,成就了一个旅游胜地。
当然,阳关很重要。在汉朝时,阳关就是重要的边防哨卡,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。
阳关与玉门关遥相呼应。如果敦煌是牛头,那阳关玉门关就是牛之两角。阳关在玉门关之南,故称“阳关”。
古时候,都是从阳关出,玉门关入,这才有了“你走你的阳关道”一说,也有了“西出阳关”一说。
这雕塑是张骞,他也是从阳关出使西域的。
因为是从玉门关进,而且是从新疆进来,带着新疆玉,故称“玉门关”。
记住,玉门关与玉门市是两个地方,相距七百多里,去玉门关可别到玉门市下车。
但阳关早已不复存在了,如今只剩下一个烽燧,也就是烽火台,其实就是个土包子。
阳关不在,王维的诗还在,且一千多年始终脍炙人口妇幼皆知。
于是就有公司把这个土包子圈了起来,成了来敦煌旅游的打卡地。门票50元,摆渡车10元。
说实话,这个土包子能卖钱,主要还是因为王维,王维赋予它诗意,让它有了灵魂。
当公司大把大把赚钱时,是否想过王维的版权?是否给王维提过成或分过红?
他们应当像供关公一样供王维。
王维虽然没来过阳关,但他曾《使至塞上》,到了张掖,知道这一带的大漠荒凉,知道出了阳关就进了西域。因此,在《送元二使安西》时,他才能写出“西出阳关无故人”这一千古名句。
安西就是现在的新疆库车,这个元家老二去安西公干必出阳关。
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,多在渭城送别。渭城,也就是现在的咸阳。这元二跟王维的关系肯定非常好,王维才能头天就送他从长安到渭城。俩人喝了一宿,翌日晨,细雨蒙蒙,客舍与柳色都更加清新,这与阳关的大漠风沙形成鲜明对比。
元二就要走了,这一别就是万里,这一别不知相见何年。王维端起酒杯,依依惜别。
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这首诗仿佛是一幅叠映的画,把春天的优美与离愁叠映在一起,把渭城与阳关叠映在一起,把当下与远方叠映在一起。故这首诗被称为《渭城曲》,又被称为《阳关曲》,并被改成多种版本的《阳关三叠》,反复吟唱,千古传唱。
由此可见,来阳关不止是看一个土堆,而是沿着王维的诗意,寻找自己的诗与远方。
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古董道西14道沙渠后,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,经试掘、测量,房屋排列整齐清晰,面积上万平方米,附近有连续宽厚的城堡垣基。阳关故址当位于此处。
这还被称做古董滩,能随手捡到古物,当地人有“进了古董滩,空手不回还”之说。
相传唐天子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。送亲队伍长途跋涉,在阳关歇息休整,做出关准备。不料,夜里狂风大作,黄沙四起,这风刮了七天七夜。待风停沙住之后,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部埋在沙丘下。这个传说是野史还是正史,不得而知。【文/尹伟达】
免责声明:本站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,仅为资源共享、作个人学习使用,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。
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:newmikke01@163.com 且用且珍惜,永久地址:www.zxy01.com(宅小鸭首拼字母)